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2025年7****点击查看中心直流电源系统采购询价函
我司需对2025年7****点击查看中心直流电源系统进行市场询价,请按照报价表要求进行报价。具体要求如下:
一、服务内容
本次对**、**、**、**、**、**、**共7****点击查看中心直流电源系统采购。具体设备型号及数量详见报价表。
二、报价要求
参与单位需提交以下资料:
1.提交资料清单:
(1)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等);
(2)相关产品的合格证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检测证书)复印件或扫描件加盖投标人单位公章;
(3)制造厂商出具的产品的授权书;
(4)提供**区域售后服务网点证明;
(5)报价表;
(6)质保期:2年
上述材料均须加盖单位公章。
2.报价材料接收形式:纸质文件盖章密封后于2025年9月24日17点前递交或邮寄至**市**区**西路汇金星力城超高综合楼3201。
3.此次报价仅作为2025年7****点击查看中心直流电源系统限价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
联系人:余先生
联系电话:180****点击查看7852
附件:1.报价表
2.2025年7****点击查看中心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点击查看
2025年9月18日
附件1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 规格 | 主要功能描述 | 单位 | 数量 (台) | 品牌、 型号 | 单价 | 合计 | 备 注 |
1 | 蓄电池 | 500AH | (1)电池容量500AH; (2)单体电池电压:48V的蓄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2V。 | 组 | 14 | ||||
2 | 电池架 | 定制 | 电池配套 、含直流电池开关 | 套 | 14 | ||||
3 | 组合式开关电源 | 48V600A | (1)单个整流模块的额定输出电压:DC48V。 (2)每一机架的最大装机容量:1000A、50A模块。 (3)具有通信监测功能。 | 架 | 7 | ||||
4 | 电力电缆 | BVR-50mm2 | 米 | 600 | 据实结算 | ||||
5 | 电力电缆 | BVR-95mm2 | 米 | 700 | 据实结算 | ||||
6 | 电力电缆 | BVR-150mm2 | 米 | 70 | 据实结算 | ||||
7 | 辅材 | (1)电池连接线:铜牌 (2)电缆安装辅材,含铜鼻子、热缩管 (3)电池安装辅材,含铜鼻子、保护套 | 批 | 1 | |||||
合 计 |
备注:报价包括安装、调试、税费等一切费用。
报价单位(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2025年7****点击查看中心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1、概述
根据相关设计需求,7****点击查看中心需配置开关电源系统
1.1开关电源蓄电池容量计算
蓄电池组的容量是按负载电流、放电时间及所选择的安全系数计算取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蓄电池容量(Ah);
K—安全系数,取1.25;
I—负荷电流(A);
T—放电小时数(h);
η—放电容量系数,见下表;α—电池温度系数(1/℃),当放电小时率≥10时,取α=0.006;当1≤放电小时率<10时,取α=0.008;当放电小时率<1时,取α=0.01;
t—实际电池所在地最低环境温度数值,所在地有采暖设备时,按15℃考虑,无采暖设备时,按5℃考虑。
蓄电池放电容量系数(η)表
序号 | 电池放电小时数(h) | 0.5 | 1 | 2 | 3 | 4 | 6 | 8 | 10 | ≥20 | ||||
1 | 放电终止电压(V) | 1.65 | 1.7 | 1.75 | 1.7 | 1.75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1.85 |
2 | 放电容量系数(η) | 0.48 | 0.45 | 0.4 | 0.58 | 0.55 | 0.45 | 0.61 | 0.75 | 0.79 | 0.88 | 0.94 | 1 | 1 |
Φ 开关电源整流模块容量计算
式中:
R—开关电源整流模块容量(A);
P—通信设备工作实际功率(w);
Q—蓄电池组总容量(Ah);
η—容量系数,取0.95。
注: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开关电源的整流模块配置采用传统n+1冗余方式。
根据计算公式,结合机房设备供电需求,****点击查看中心节点考虑4小时放电时间,开关电源蓄电池容量如下:
****点击查看中心机房蓄电池配置需求
序号 | 节点类型 | 直流设备功耗(W) | 直流设备电流(A) | 放电时间(h) | 计算蓄电池容量需求(AH) | 配置蓄电池容量需求(AH) |
1 | ****点击查看中心 | 6500 | 135.41 | 4 | 214 | 1000 |
一般技术要求
(1)单个整流模块的额定输出电压:DC48V。
(2)每一机架的最大装机容量:1000A。
(3)输入电压
额定电压:AC220V/380V 三相四线制;
输入电压允许变动范围:+10%,-15%;
输入电压的波形失真度不大于5%。
(4)输入频率范围:50Hz±5%。
(5)输出电压
浮充电压:DC48V~56V;
均充电压:DC50V~58V。
(6)稳压精度
满载状态下,当输入电压由最大变到最小时,整流器输出电压调整范围不超过±1%。
(7)输出电流
输出电压在48V~56.4V范围内变化时,整流器应能输出额定电流。
(8)整流模块具有均流功能,当系统在大于半载状态下工作时,整流模块之间的不平衡度不大于±5%。
(9)整流器应具有软启动功能。
(10)整流器应具备限流功能,并可调。
(11)功率因数
满载状态下,功率因数不低于0.92。
(12)效率
满载状态下,效率不低于0.90。
(13)噪音:≤55dBA。
(14)杂音电压(不接蓄电池组)
电话衡重杂音电压 ≤ 2mV(300~3400Hz);
宽频杂音电压 ≤ 100mV(3.4~150KHz);
宽频杂音电压 ≤ 30mV(0.15~30MHz);
离散频率杂音电压≤ 5mV(3.4~150 KHz);
离散频率杂音电压≤ 3mV(150~200 KHz);
离散频率杂音电压≤ 2mV(200~500 KHz);
离散频率杂音电压≤ 1mV(0.5~30 MHz);
峰-峰杂音电压 ≤200mV。
(15)电磁辐射应满足国标GB9254或CISPR22标准要求。
(16)机架应具有交流配电单元(完成机架内部交流配电)。
(17)开关电源架交流输入端应提供可靠的雷击浪涌保护装置,在下列模拟雷电波发生时,保护装置应起保护作用,设备不应损坏;
电压脉冲10/700ms,5KV;电流脉冲8/20ms,20KA;
整流模块亦应提供可靠的雷击浪涌保护装置,在下列模拟雷电波发生时,保护装置应起保护作用,设备不应损坏:电压脉冲1.2/50ms,6KV;电流脉冲8/20ms,3KA;微机控制器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8)设备应具有防潮措施。
(19)绝缘强度
交流电路对地、交流对直流电路应能承受50Hz,有效值为1500v的交流电压1分钟,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直流电路对地应能承受50Hz,有效值为500V的交流电压1分钟,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自动控制功能
(1)系统应具有过压、过流、欠压、短路、过温自动保护功能,部分状态具有自动恢复功能(过压、过流、欠压、过温);
(2)当系统在断电之后重新启动时,应按电池的放电容量或放电时间确定进行均充或浮充,均充结束后自动转入浮充状态,充电过程自动控制;
(3)系统应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随着蓄电池环境温度变化,系统的浮充电压应能按1~5(可调)mV/cell/℃自动调节,电池温度越高,浮充电压越低,反之亦然。
其它技术要求
(1)系统应具有遥信性能
遥信项目:输入电源故障;输出电压过高、过低;整流模块故障;控制模块故障;熔丝故障;均衡工作方式;
遥信输出条件:每一告警提供一副继电器干接点,告警发生时接点应闭合;
接点额定容量为1A/60 VDC(或0.5A/125VDC);
(2)系统应具备RS-232及RS-485通信接口,并能通过监控模块实现本地和远端监控功能;
(3)开关电源系统的监控模块应能收集交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的信息,进行监控。
设备应在下述条件下连续工作满足其所有性能指标 工作温度:-5~40℃ 相对湿度:≤90%(40±2℃时)。
整流模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能达到100000小时或更长;
风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小于50000小时;
控制模块及告警模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应小于160000小时。
蓄电池组应采用铅酸阀控式密封免维护电池,满足YD/T 799~2010《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要求,优先选用国内知名品牌产品。要求无游离电解液,安全防爆,深放电恢复性能及大电流放电性能好,荷电出厂,侧倒90度仍能正常使用。
使用寿命:浮充状态运行10年以上;循环使用放电深度为80%,循环次不少于1000次。
充电方式:恒压限流充电。
单体电池电压:48V的蓄电池组可采用单体电池电压2V的。
蓄电池应装于电池架内,层间应用防腐蚀的塑料板保护,蓄电池之间应连接可靠,接触良好,无须补液,内阻小;
提供电池安装所需配件、安装支架以及安装指**抗震能力等技术数据。
1.3.1一般技术要求
(1) 环境温度
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0℃~30摄氏度条件下正常使用,应达到C10额定容量。
(2)外观
蓄电池外观应无变形、漏液、裂纹及污迹;表示应清晰。
(3)结构
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应有明显标志,且便于连接。
(4)阻燃性能
蓄电池壳、盖、连接条保护罩应符合GB-T2408-20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中的第8.3.2(水平级)和第9.3.2节FV-0(垂直级)的要求。
(5)气密性
蓄电池应能承受50kPa的正压或负压而不破裂、不开胶,压力释放后壳体无残余变形。
(6)容量
蓄电池按《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7.7 节规定的方法试验,放电终止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lOh 率容量第 1 次循环应达到 0.95C10;第3次循环之前,1Oh 率容量应达到C10,1h率容量应达到 0.75 C10, 3h 率容量应达到 0.55 C10。
放电率 | 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V |
10h率 | 1.8 |
3h率 | 1.8 |
1h率 | 1.75 |
(7)大电流放电率
蓄电池以30I10放电3min,极柱应不熔断、内部汇流排应不熔断,其外观应不出现异常。
(8)容量保存率
蓄电池静置28d后其容量保存率应不低于 96%。
(9)密封反应效率
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应不低于 95%。
(10)防酸雾性能
蓄电泡在正常浮充工作过程中应无酸雾逸出。
(11)安全阀
安全阀应具有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始功能,其开阀压力应在10~35kPa范围内,闭阀压力应在 3~30kPa 范围内。
(12)耐过充电能力
蓄电池按《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7.13 节规定的方法试验,其外应无明显变形及渗液。
1.3.2 蓄电池充电管理
(1)蓄电池在使用前一般应进行补充充电,蓄电池最大充电电流不大于 0.25C10,最大补充充电电压不大于2.40V/单体。
(2)蓄电池均衡充电单体电压为 2.30~2.40V。
(3)环境温度为 25℃时,蓄电池单体的浮充充电电压为 2.20~2.27V.
(4)蓄电池单体的温度补偿系数宜为 (-3~-7) mV/℃。
注:充电电压的具体数据由生产厂家提供。
1.3.3 端电压均衡性
(1)单体蓄电池和若干个单体组成一体的组合蓄电池,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标称电压为2V 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不大于20mV;
—标称电压为6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不大于50m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不大于100mV;
(2)蓄电池进入浮充状态24h后,各电池间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蓄电池组由不多于24只2V蓄电池组成时,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 90mV;
—蓄电池组由多于24只2V蓄电池组成时,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200mV;
—标称电压为6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240m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480mV(12V)。
(3)蓄电池放电时,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标称电压为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0.20V;
—标称电压为6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 0.35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阀的端电压差不大于0.6V。
(4)蓄电池间的的连接电压降
蓄电池间的的连接电压降△U≤10mV。
(5)防爆性能: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遇有明火,内部应不引燃、不引爆。
(6)封口剂性能:采用封口剂的蓄电池,在环境温度-30℃~﹢65℃之间,封口剂应无裂纹与溢流现象。
(7)内阻:蓄电池内阻见下表,同级蓄电池内阻偏差应不超过15%,未标出内阻值的蓄电池采用插入法,取容量相邻的蓄电池内阻值之和的二分之一。
额定容量AH | 内阻mΩ | 额定容量AH | 内阻mΩ | ||
12V | 6V | 2V | 2V | ||
25 | ≤14 | 400 | ≤0.6 | ||
38 | ≤13 | 500 | ≤0.6 | ||
50 | ≤12 | 600 | ≤0.4 | ||
65 | ≤10 | 800 | ≤0.4 | ||
80 | ≤9 | 1000 | ≤0.4 | ||
100 | ≤8 | ≤2 | 1500 | ≤0.3 | |
200 | ≤6 | ≤3 | ≤1 | 2000 | ≤0.2 |
300 | - | ≤0.8 | 3000 | ≤0.2 |
(8)热失控敏感性
蓄电池按《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7.20 节规定必方法试验,蓄电池温度应不高于60℃,每24h 的电流增长率应不大于50% 。
(9)过度放电
蓄电池按《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7.21节规定约方法试验,其容量恢复值应不小于90%。
(10)低温敏感性
蓄电池按《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7.22节规定的方法试验,10h率容量应不小子0.9C10;外观应无破裂、过度膨胀及槽、盖分离现象。
蓄电池的寿命参见下表中的规定。
电池规格 | 过充寿命 (20℃~30℃〉 | 高温加速浮充寿命 | 循环耐久性 |
2V | 不少于 240d | 不少于8次 | 不少于 400 次 |
6V、12V | 不少于 180d | 不少于6次 | 不少于 300 次 |
注:过充电寿命试主盘中 ,每 30d 折合寿命1年;高温加速浮充寿命中 ,每次折合寿命1年。 |
(11)再充电性能
蓄电池按《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7.24节规定的方法试验,恒压充电24h的再充电能力因素Rbf24h应不小于85%。
(12)容量一致性
同组蓄电池1Oh率容量试验时,最大与最小实际容量差值应不大于5%。
1.4电源监控设备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应满足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YD/T 1104~2001《通信用开关电源系统监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要求,满足YD/T 1363~2014《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中适用于本项目的部分。
(1)各级通信机房设备至电源监控设备间的通信方式、传输通道及协议规程等不作限定,招标方案系按开关电源使用RS232、UPS采用共享以太网方式编制,投标人可按各自采用的设备情况自行配置,并提出方案,自行调整相应传输电路,由业主认可后实施。
(2)基本要求
﹒ 监控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插槽式结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 在本地操作键盘可方便地设置系统的各种控制数据,可对系统实施人工管理,满足各种需要。
﹒ 系统通过声光告警和显示屏提供系统各种工作状态、各种类型和故障部位指示。
﹒ 监控系统的软件采用开放式设计,用户可根据需要在数据范围内设置系统的有关数据。
﹒ 监控模块应可根据用户设定的数据(如充电限流值、均浮充转换电流值、负载下电电压值和电池保护电压值等),调整整流模块的充电方式、充电电流,并实施各种保护措施(如均充预限流、电池欠压保护),自动地完成电池的管理。
(3)主要功能
①显示功能
监控系统可在模块和后台计算机上显示系统各种运行信息,如交流输入电压、直流输出电压/电流,电池的均/浮充状态等。
②参数设置
可通过键盘和显示屏输入、修改电源系统的工作参数。参数设置分为两个级别:用户级和维护级。
③控制功能
监控模块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对被监控对象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
改变整流模块的限流点;
控制整流模块的开/关机状态和均/浮充状态;
电池欠压保护等。
监控模块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上述操作外,具有控制权限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在键盘上直接键入相应的动作命令完成上述命令。
④告警功能
监控模块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系统交直流配电开关量、模拟量、电池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综合相关信息进行告警。
⑤历史记录
监控系统应将电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状态和数据,根据时间或其它条件存储起来,以备查询。后台计算机和模块上均应有记录功能。
⑥电池自动管理
(4)后台计算机
后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电源系统的监控模块进行信息交换。其连接方式不作规定,由承包人提出,业主认可后实施。
后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过程,实现对电源系统的“遥测”、“遥控”、“遥信”三遥功能,实现电源系统的集中监控和自动化管理。
(5)技术要求
①测量范围和精度:
﹒ 直流电压:40V~60V 2‰
﹒ 交流电压:150V~300V 5‰
﹒ 直流电流:120A 5‰
②告警门限参数
﹒ 直流输出电压过压告警值:可设置;
﹒ 直流输出电压欠压告警值:可设置;
﹒ 电池电压欠压告警值:可设置;
﹒ 交流输入电压过压告警值:可设置;
﹒ 交流输入电压欠压告警值:可设置。
③电池管理参数
﹒ 充电过流告警值:可设定;
﹒ 电池充电限流值:可设置;
﹒ 电池均浮充转换电流值:可设置;
﹒ 电池均充时间间隔:可设置;
﹒ 电池均充定时时间:可设置;
﹒ 电池保护电压值:可设置;
﹒ 电池保护时间:可设置。
本工程电源配套的系统功能要求如下:
1. 遥控、遥测、遥信
遥控开/关机和浮充/均衡转换。
遥测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各整流模块输出电压、电流;直流输出总电流、直流输出电压;电池充放电电流、电池电压。
遥信交流配电单元主要开关的开关状态、缺相、停电、市电恢复;各整流模块工作状态、浮充/均衡状态;各整流模块监控模块故障;直流输出过压、欠压,熔丝断等。
因此要求各站通信电源具有RS~232或RS~485/422通信接口。
2. 保护及告警
交流输入过、欠压时,应能发出声光告警,并具有超时自动关机保护和电压正常时自动恢复功能。直流输出过、欠压时,应能自动关机保护并发出声光告警;电池充电电流过大、电池电压过压、欠压时,应能发出声光告警信号;具有适应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温度补偿要求的自动调压功能;具有过流自动关机保护功能。限制电流范围可在其标称值的105%~110%之间调整,当输出电流达到限流值时,整流器应仍能限流工作;主电路应设熔断器(或断路器)保护,熔断器熔断时,应能发出声光告警。
3. 传导干扰:在10kHz~30MHz频段内,受试设备电源线上的传导干扰电平符合GB6833.9规定。
4. 辐射干扰:在10kHz~1000MHz频段内,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干扰电平符合GB6833.10规定。
5. 防雷:设备应具有完备的防雷保护装置。应能承受模拟雷击电压,波形为10/350μs,幅值为35kV的冲击5次,雷击电流波形为8/20μs,幅值为40kA的冲击5次,冲击间隔时间不小于1min。
6. 可听噪声:自冷应小于50dB,要求设备采用自冷方式。
7. 工作温度:保证性能:0℃~40℃,保证工作:~5℃~+45℃
8. 相对湿度:保证性能:10%~90%(+35℃),
保证工作:5%~95%(+35℃)
9. 可靠性指标:电源系统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10万小时。
由于机房均采用地板下走线方式,均安装有防静电活动地板。因此新增设备机柜、设备、蓄电池组等均需设置抗震底座,不得将设备机柜直接安装与防静电地板上。
设备抗震底座材料采用5mm钢板,高度根据现场活动地板高度可调。
抗震底座长度与宽度需根据设备尺寸进行定制安装(安装方式见附件安装示意图,示意中尺寸仅为参考)。
由于各级通信机房已提供380V交流电源回路,本次采购可根据系统及设备用电情况自行配置引电电缆并在机房预埋的管网内穿放进局。
通信机房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已实施完成。通信机房的接地装置及设备、汇流排和地线等由本合同承包人负责,如果机房接地指标不满足要求,本合同承包人应该加以完善。
通信机房、电源机房内布放线缆所需水平及垂直桥架、槽道等由本项目承包人负责完成。机房内通信系统设备所需列架,具体分系统未提供的也计入本项目机房配套子系统。
1、总则
通信电源系统工程验收应执行GB 51199-2016《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以下简称“验收规范” )
通信电源系统工程竣工验收的内容为:工程验收前检查、工程初步验收、工程试运行、工程终验。
2、工程验收前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派出随工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进行随工检验和签证。随工检验内容应按“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随工检验签证内容”表的相关规定进行。各项测试内容应以表格形式记录,表格格式见“验收规范”附录表。
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经监理审核的竣工技术资料、图纸、测试和检查记录,并向建设单位报告提请验收 。
3、工程初验
工程竣工后应按《邮电通信建设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进行验收。
建设单位组织由施工、监理、供货、设计、维护****点击查看小组进行初验。
在施工过程中随工检验和签证的内容一般不再检验,验收小组认为有必要重新检验的项目进行检验。
工程初验测试项目按“验收规范”中“工程初步验收项目和内容”的要求执行,其中个别项目在设备开通运行后不方便测试时,可免检测。
对于有无人值守通信电源的工程,应对系统的三遥功能及远程监控维护功能进行测试。
初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应由责任方整改返修直至合格,并进行补验。
4、工程试运行
初验通过后,即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对设备的主要电气性能应进行检查和测试,均应达到指标要求,如果主要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应整治合格后重新试运行。
试运行结束后,应由维护部门编制试运行测试 运行情况报告,由监理审核确认后,报建设单位。
5、工程终验
工程试运行符合要求后建设单位应组织验收组对工程进行终验。
在终验过程中,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
(1)工程初验中提出的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2)工程度运行情况和测试报告
(3****点击查看小组确定的电气指标抽测项目
(4)工程技术文件档案整理情况
工程终验对工程质量应进行评定和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