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乡村**的建议的提案》(第131号)收悉,现将答复如下:
一、关于营造良好环境,吸引青年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方面。
1.常态化开展招聘活动吸引人才返乡就业。采取加大招聘频率、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会为群众提供就业对接服务,大力促进各类人才返乡就地就近就业,2024年以来,全县共举办了40场招聘会,105家(次)企业报名参加招聘,提供岗位3739个,达成就业意向2605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01人。
2.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鼓励人才创业。及时兑现就业创业补贴,如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为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同时,积极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创业项目省、市级评审资助”、“初创企业家经营管理专题研修班培训”等人才政策,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推动企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3.开展技能培训培养技能人才。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创业致富。2024年以来全县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815人次;对符合条件人员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74.365万元;为切实提升脱贫人口培训质效,动方脱贫人口稳岗增收,组织 134名脱贫人员开展家政服务员培训,发放生活费补贴4.02万元。
二、关于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方面
1.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产业龙头,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助推乡村产业**,根据《****点击查看农业农村局等11部门关于印发**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龙农〔2021〕63号)和《****点击查看农业农村局等11部门关于印发**县农业产业化县级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杭农规〔2022〕2号)文件要求,自2022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每年组织开展县、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县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5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4家。
2.根据《****点击查看县委****点击查看办公室****点击查看财政局关于印发<2024-2025年**县强农**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 ****点击查看农办〔2024〕10号),2024-2025年,我局每年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贴息达220万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生产销售引导方面
1.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种植业(粮食(水稻)、蔬菜、果树、茶叶、特色产业)和养殖业等农业生产主导品种和主推实用技术,提高本地农户经营管理相关知识,加强乡村产业**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特产品带货能手和电商人才培育,帮助农民增收。
2.组织企业通过农交会、海创会、花博会等展销平台宣传推广**槐猪、萝卜干等特色农产品,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3.充分利用“中国**之乡”美誉打造**产品品牌。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进行补助、对**槐猪、**萝卜干等农业产业给予项目扶持等手段,加快**产品品牌价值转换。
四、****点击查看政府在乡村**中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基层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方面。
近年来**县围绕党建引领乡村**,主要出台了以下针对性举措:
1. 实施“红土先锋”党建品牌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乡镇党委班子带头创建“乡村**示范村”,推行“党建+产业”“党建+治理”模式,打造示范标杆。通过“****点击查看**社”等形式,推动基层干部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如金花茶、百香果等),形成示范效应。
2. 推行“一线考核”干部激励机制:一是挂村联户制度,要求乡镇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2个重点村,每**少驻村1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专项考核:将乡村**成效(如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群众满意度)纳入干部年度考核核心指标,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年评比”动态管理,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任用,近3年已有20余名乡村**一线干部获晋升。
3. 开展“头雁领航”能力提升行动:****点击查看学院、县委党校开设“乡村**专题班”,每年轮训乡镇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选派干部赴****点击查看、****点击查看等先进地区跟班学习,重点培训乡村治理、产业运营等实务能力;安排经验丰富的乡镇领导与新任干部“结对传帮带”,提升实战能力。
4. 建立“三张清单”责任落实机制:
任务清单:细化分解乡村**年度重点任务至每个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问题清单:通过“民情夜访”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限期整改。
成效清单:每季度公示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配套制度:对连续两个季度排名末位的乡镇启动问责约谈。
5. 创新“人才回引”工程:
设立“乡村**人才驿站”,吸引返乡创业人才,给予政策扶持(如最高50万元贴息贷款)。
实施“乡贤回归计划”,2023年促成87名外出能人返乡担任产业顾问或荣誉村主任。
推动乡镇干部与农业专家、科技特派员“组团服务”,建立23个特色产业技术服务团队。
通过上述措施,近年来涌现出才溪镇(红色旅游)、**镇(生态农业)等省级乡村**示范镇,相关经验曾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达65%,较政策实施前提升40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挥各县直相关部门职能,强化工作措施,持续开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技能培训,提高农村本土人才从业水平,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为我县乡村**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最后,真诚感谢你对我县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竭诚欢迎你多提宝贵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