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翻模机项目技术协议
1.1. 设备名称: 翻模机
1.2. 设备型号:
1.3. 设备编码:
1.4. 设备数量: 1 台
1.5 设备用途:本设备用于我司模具维修与保养工作。
2. 设备主要结构及具体要求2.1、 设备
序 号 | 名称 | 规格 | 品牌 | 数量 | 单位 |
1 | 翻模机 | 兼容我司大小模具,其中模具尺寸(1200*720*480),(1600*800*480) (2100*1000*480)(2400*1100*480) | 非标 | 1 | 台 |
2 | 配套夹具 | 配套我司模具使用连接轴(M24、M30、M36,每套各2个) | 非标 | 3 | 套 |
2.2、 设备工艺及技术参数、要求
设备概述:
2.2.1、设备采用减速电机驱动模具旋转。旋转速度约为 1.5rpm。减速电机带刹车,可以在突然断电情况下保持工位位置不变,避免了工件回转、突然掉落等安全问题,确保了设备及模具安全。
2.2.2、设备为卧式结构承重不低于5吨,其结构由机架、移动装置、加持机构、翻转装置等构成,其结构如图:
1 传动部分 2 后支架 3 前支架
4 接油盘 1 5 接油盘 2 6 接油盘 3
2.2.3、设备采用电机及减速机带动的梯形开合螺杆使前、后支座夹紧工件。工件可 360 度正反运动,可在任意位置停止。为防止意外,在后支座上开有插销,以保证模具及人员安全。
22.4、设备规格:
序号 | 项 目 | 内 容 |
1 | 放置形式 | 室内卧式放置 |
2 | 设备外形 (L×W×H ) | 4500mm×860mm×1300mm 开口处:Max:3000mm,Min:1200mm |
3 | 设备移栽 | 普通电机控制 |
4 | 设备翻转能力 | (满足我司目前模具需求) |
5 | 模具翻转速度 | 60S/360 度(可调)变频控制 |
6 | 模具开合控制 | 丝杆传动伺服控制 |
7 | 模具尺寸 | Max: 2750mm×1100mm Min: 1250mm×650mm (满足我司模具使用需求) |
8 | 接油盘 | 与GMCC接油盘相同 |
9 | 安全光栅 | 前后侧安装安全光栅,起到有效防护作用 |
2.3、设备结构
1、机架:
设备采用焊接式床身,整体退火消除应力的处理,坚固耐用。
2、移动装置:
2.1、移动装置由电机、丝杆、导轨、轴承等组成,便于调整模具支座的间距,便于装夹模具。移动机构配置有变频器,速度可调。翻模机左右移动采用两根直线导轨、滑块作为导向,两根旋向相反的梯形丝杆螺母副由同一减速电机带动控制。移动时前支架及后支架一起移动,快速调整模具支座的间距,便于装夹模具。
2.2、移动装置在导轨两侧通过软限位(程序限制)及硬限位(行程开关)进行保护,确保前后机架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导致松脱出导轨。
2.3、没有放入模具时,翻模机左右可以移动,调整模具长度尺寸,放入模具时有声光报警提示,以防错操作。
2.4、夹持机构:
由前后支撑螺杆、设备支撑座、限位插销等组成。支撑模具的两端主轴边杆是专用特殊材料制作做的,单边能承受不低于5 吨的纵断面受力。驱动部分旋转轴带动两端主轴转动。
2.5、模具翻转装置:
翻转装置由支架、电机、减速机,夹具等组成,有主轴转动落下保护功能。模具安装完成确认开关型号。翻 转台的驱动部分是自带刹车的减速电机驱动。利用齿轮、边杆拖动模具翻转功能。
2.6、安全防护:
2.6.1 翻转台的驱动部分是自带刹车的减速电机驱动,静止自锁,确保在突然断电下设备的安全。动作范围设前后安全光栅防护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主要元件包括限位器、安全插销、安全光栅等。主要考虑到该设备具有多个运动机构,而且需要人工直接用手工操作,为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而设定。
2.6.2 设备需配备接油盘,覆盖作业区域吗,防止油污洒到地面。
2.6.3 EHS标准化要求:
1、安全连锁开关 | |
图样 |
样式9
样式10
样式11 |
要求 | 1、活动式防护装置应带有联锁功能(如带有联锁的安全门、护罩等),与之相关的联锁装置(即安全开关),如样式9:机械驱动式位置开关,样式10:非接触式位置开关。安全防护等级PL达到风险评估的安全等级PLr(具有双回路、自检功能等,安全防护装置损坏设备无法启动),不得选用行程开关和非编码的非接触式开关。 2、不具备双回路、自检功能的安全连锁开关,可连接安全继电器或安全PLC,如样式11。 |
2、光栅 | |
图样 |
正确安装方式 错误安装方式 样式12 |
要求 | 1、光栅应覆盖所有危险区域,身体任何部位不可绕过光栅触摸到设备挤压、运动部位。 2、应具有双回路、自检功能等,安全防护装置损坏设备无法启动。不具备双回路、自检功能的光栅,可连接安全继电器或安全PLC,如样式11 |
2.7电气系统:
2.7.1由位于设备后部的主电柜和前部的操作电箱组成,具有电流过负荷和漏电保护功能 ,原点复归功能,紧急停止等功能。
3、翻模步骤
3.1、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箱的人机界面内选择待修模具的长度,设备自动检测设备上有无模具存在,程序判定设备上无模具的情况下,前、后支架移动到设定的位置。
3.2、人工将随设备配置的前连接轴及后连接轴(如图),安装至****点击查看中心孔(每套模具前后各装一只连接轴),吊装模具到设备前后支架上 (设备配置的多种规格的模具连接轴,连接轴同美芝现有实物通用)
3.3、模具放置到位后人工将转动螺钉通过摆杆孔锁入模具,锁定前后支架位置,翻转程序允许运行。
3.4、模具翻转到位后,设备锁定前后支架位置及翻转角位置,操作人员拆装模具上零部件不需要将模具调离模具翻转机。修理模具完成后,操作人员按动操作箱控制按钮,解锁后设备解除翻转角度锁定,翻转到位后,操作人员拆除模具前后转动螺钉将模具吊离设备完成修模。
3.5、翻模拆、装的节拍时间:安装前后连接轴及转动螺钉 50 秒以内可以完成。模具翻转 360 度约 60 秒(可调)。
4、辅助作业装置
4.1、在翻模机前后支架合适位置设置支架、托盘等结构,用于放置连接轴,模具上及备用的起吊螺钉,吊环等,各种零件放置位置不小于20个。
4.2、前支架前部或后部配置2个插座(110V及220V),带开关。
4.3、在两侧机架增加气路,满足风机、气枪安装,前后支架各一个。
4.4、在前支架或后支架增加油壶放置框。
4.5、在前支架或后支架增加常用工具放置架。
4.6、以上辅助作业装置位置均便于清洁(如下图所示)。
3、售后服务与培训
1、 设备交付之日起,设备免费保修 1 年(不含易损件),机器设计寿命为不少于 10 年,并提供终身维修服务(气动元件及部分电控配件按标准使用寿命或厂家保修条件为准),消耗性易损件不属保修范围。但卖方保证按成本价长期供应易损件。
2、 协议规定:在保修期内,乙方全面提供技术支持与援助,每年进行一次回访,确认线体运行情况,并正确指导甲方作业。在保修期外,乙方应有偿(优惠)提供维修服务,具体产生费用由双方协商决定。
3、 乙方在售机后调试期间对甲方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基本原理、功能介绍、日常调试操作、常见故障和日常维护保养方面等。乙方自行解决餐饭及住宿。
4、设备通用要求4.1. 买方提供外部参数
4.1.1. 动力电压参数:电源电压:三相380±10%,50Hz(5线制)。
单相电压:220±10%,50Hz(3线制)。
4.1.2. 空气源:0.36~0.45Mpa。
4.1.3. 环境温度条件:-10~+40℃
4.2. 设备设计要求
4.2.1. 主电源:安装过载保护器。
4.2.2. 控制回路:热继电器或电子继电器,PLC输出需通过继电器或接触器等间接控制负载(如电磁阀、信号灯等)。
4.2.3. 操作控制回路电压:DC24V或以下。
4.2.4. 执行元件:需过流过载保护的执行元件(如电机等)必须有过流、过载保护器。
4.2.5. 三色警灯(信号塔):
4.2.6. 绿灯(下):设备正常运转中。
4.2.7. 黄灯(中):设备休止或其它。
4.2.8. 红灯(上):设备异常或故障。
4.2.9. 监控和故障诊断:设备需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将报警内容显示在显示屏下方,报警灯报警。
4.2.10. 强电回路必须安装短路保护开关。
4.2.11. 必须安装安全保护互锁装置。
安全保护互锁:
① 每一个危险动作进行自动安全确认,超越时自动停机报警。
② 各机械原点未完全复归时,不能超越执行下一个动作。
4.2.12. 操作面板必须采用中文版并且危险动作按钮用红色标示,必须有急停按钮。
4.2.13. 危险处必须有警示标志。
4.2.14. 控制柜及操作盘要求:
4.2.14.1. 形式:使用自立型的放置方式,各控制线藏于线盒内。
4.2.14.2. 程序控制装置、电气装置、计测控制装置独立内藏于控制箱内。
4.2.14.3. 电气柜要求照明良好且使用24V安全电压,全部密封,不与外围空气直接接触,安装冷却系统进行冷却降温(推荐采用空调或隔离式热交换方式,外部环境洁净的经双方确认可采用风扇冷却),电气柜门须可靠密封,电气柜及控制柜必须有完善的漏电保护,并接PE线。
4.2.14.4. 在适当的操作位置安装一组或以上非常停止开关。
4.2.14.5. 指示灯、开关类预先根据机能安装,可进行扩张,不使用部分铭牌标识备用。
4.2.14.6. 控制柜与各外围控制原件的连接用线槽或线管连接。
4.2.14.7. 控制柜内及与外围元件连接的线槽或线管,强电线路与控制线路(弱电线路)分开布置。
4.2.14.8. 电气控制元件尽可能全部集中在总电气柜内,并要求整齐有序排列。
4.2.14.9. 控制台和控制面板为24V或以下低压电路,确保作业员和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4.2.14.****点击查看. 控制元件、执行元件与检测元件之间的连线尽量不经过中间分线器(必要时可采用分线箱)。
4.2.14.****点击查看. 电气柜内高低压电路要有明显分界,高压电路须有醒目标示和安全防护。
4.2.14.****点击查看. 不同电位采用不同颜色电线(交流电源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中性线:蓝色或淡蓝色。直流回路正极:红色,负极:黑色。接地线:黄绿色。市电火线:红色。)。
4.2.14.****点击查看. 接线端两侧一定要套接线码(白色整体线码,字体黑色打印)。
4.2.14.****点击查看. 连接线长短要适当,不能太长或过短,预留备用接线,不允许中间驳接电线。
4.2.14.****点击查看. 电气柜及各分线箱内各元件之间要留有足够维修空间。
4.2.14.****点击查看. 地线连接良好,设有接线排(金属材料),每支路单独1位接线柱,每页电箱门与电箱之间连接地线。
4.2.14.****点击查看. 各电气元件须标有目视化标识,一般要求贴在线槽表面(名称及代码,与说明书一致),原则不贴在元件上。
4.2.15. 设备需合理设置日常清洁、保养、点检、润滑、维修的位置。
4.2.16. 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寿命应在10年以上。
4.2.17. 设备形式:设备放置方式: 室内放置型。
设备摆放位置:参考我司提供的设备布置方案图。
4.2.18. 设备说明书——三套(随机提供电子版光盘,消耗品、工装、易损零件图提供CAD可修改电子版。
设备说明书内容包括:
4.2.18.1. 一般操作说明书;
4.2.18.2. 更换说明书(机种更换);
4.2.18.3. 点检、保养说明书(含加油位置图);
4.2.18.4. 消耗部品(包括夹具)清单及相关图纸;
4.2.18.5. 设定参数一览表;
4.2.18.6. 电气线路图;
4.2.18.7. 程序控制图(PLC回路图、梯形图);
4.2.18.8. 设备精度检查表(注明规格值、出厂实测值);
4.2.18.9. 易损件清单及图纸(或型号);
4.2.18.****点击查看. 气动系统说明书;
4.2.18.****点击查看. 液压系统说明书;
4.2.18.****点击查看. 设备润滑说明书;
4.2.18.****点击查看. 设备整体结构说明书(含装配图册);
4.2.18.****点击查看. 常见故障排查方法说明书;
4.2.18.****点击查看. 购入品使用说明书等;
4.2.18.****点击查看. 1:50及1:100设备安装平面图;
4.2.18.****点击查看. 设备控制系统软件备份盘一份。
4.3. 设备基础管理要求:(参看《技术协议附件一:设备采购验收——基础管理方面验收内容》)
4.3.1. 设备外观要求:设备各部件外观完好,表面平整光滑,无碰、划、刮伤等损伤痕迹,铁质外表面喷涂1层防锈底漆及2层**面漆或烤漆、电镀,耐油性,耐酸碱涂料,2.5G 8/3(按JIS标准)甲方提供色板(不锈钢除外),过渡面间打磨平滑或圆滑过渡。
4.3.2. 设备5S要求:设备上下、里外清洁无异物,体表及地面干爽,无渗/积/漏油或水等现象;容易产生粉尘、焊渣、水雾、油污、铁泥等污染物的部位,须针对污染源设有相应防范装置,以有效控制污染扩大。不易藏污,方便清理。
4.3.3. 管路、线路要求:遵循“横平竖直、90°拐弯,不贴地面(离地70mm或以上)”走线,贴着机身少占空间位置,走向整齐一致,活动部位留有余量、不干涉。原则上所有电线、气管均入铁质线槽,除引出接线部分外(电线需套有波纹管防护,有线槽部分除外)。冷冻或高温管道需有保温层。管路、线路尽量减少中间接驳点,电线需在主电箱或中继续内接线。
4.3.4. 盖板/安全门要求:表面平滑,密封严实,安装牢固,无变形或错位。如需拆卸操作部分,应设有手柄且拆装操作便捷。尽量考虑透明化、可视化设计,以方便观察里面工作状态,用料厚度原则至少在2.5mm以上。
4.3.5. 电箱内部要求:电箱全部密封,内部清洁干爽,严禁放置任何杂物,除引出接线部分外,其余部分全部入线槽中,引出线整齐不交叉。电气元部件安装整齐、牢固,名称、代码标识清晰。
4.3.6. 操作及维修空间要求:充分考虑设备的操作、清洁、点检、保养、润滑、维修等作业环节的空间位置,拆装简便。
4.3.7. 设备维护性要求:原则按“预防维护”的理念设计,针对可能出现人为故障的部位应设有“防呆、防错”装置。设计时,除了满足必要的工作需求外,同时考虑维修、维护的便利。各部件原则上全部选用知名品牌的标准件,尽量减少非标件使用及品牌过多不利于维护管理。
4.3.8. 设备可视化要求:(具体要求参看《技术协议附件二:设备管理现场可视化标准》)
4.3.8.1. 仪表类(机械表、电子表):
4.3.8.1.1. 标识出该表的正常工作值或范围。
4.3.8.1.2. 标识出该表的名称(作用)。
4.3.8.2. 液位(或流量):
4.3.8.2.1. 标识出该液位或流量的正常工作值或范围。
4.3.8.2.2. 标识出该液位或流量的名称(作用)。
4.3.8.3. 螺丝或部件位置防松:针对影响设备安全、品质及故障的紧固部位,做防松判断标识。
4.3.8.4. 按钮、指示灯、旋钮: 每个操作按钮、指示灯、旋钮均有相应标识牌,选用1mm厚度的铝牌(能读出该部件的功能作用,如启动、复位、自动、手动等信息)。
4.3.8.5. 电磁阀:电磁阀安装位置的一旁,集中标识出它们的名称、作用和编号。
4.3.8.6. 阀门(球阀、轮式阀门、蝶阀、闸阀): 阀门处标识出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态。
4.3.8.7. 电线(包括感应器、行程开关等信号输入端传感器): 电线两端接线位须有线码(包括感应头部位)
4.3.8.8. 电机: 电机上应有转向标识。
4.3.8.9. 电箱内部电气元件: 电箱内PLC组件、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电源、变送器等电气元件。
4.3.8.10. 管道:
4.3.8.10.1. 按国标,根据管道内流体将管**表涂成相应的颜色,超过60℃需有高温警示,用铝材制作。
4.3.8.10.2. 管道上操作阀门附近处标识出流体的名称和流向。
4.4. 通用备件要求(本协议“2.1 设备关键结构配置”项具体指定除外)
序号 | 项目 | 品牌 | 备注 | |
1 | PLC | 三菱 | ||
2 | 触摸屏 | 三菱 | ||
3 | 伺服驱动 | 三菱 | ||
3 | 行程开关 | 欧姆龙 | ||
4 | 接近开关 | 欧姆龙 | ||
5 | 变频器 | 三菱 |
注:以上品牌为我司推荐品牌,如设备制造过程中无法按要求提供指定品牌的产品,必须明确提供产品价差且双方书面签字确认后方可选用其他品牌产品,无推荐品牌备件需用行业内知名品牌。
5 设备验收
设备****点击查看工厂进行的初步验收(根据实际情况确认,****点击查看工厂预验收)、****点击查看工厂进行的初验收、量产验收(工程认定)以及设备的最终验收。
5.1 设备初步验收:设备制作完成后,并进行试运行,可进行产品的加工,****点击查看工厂(根据项目需要设定)进行初步验收。
5.1.1 初步验收内容包括:设备主体结构、配置验收,设备附件及备品备件等的验收、设备部件型号、外购件的生产厂家、设备的安全性、设备精度、设备基础管理的验收。
5.1.2 设备附件、备品备件等的验收:根据“2.3 设备附件及备品备件”(如有,没有则不进行该项验收)要求验收,不一致需有买卖双方同意变更的补充协议。
5.1.3 设备部件型号、外购件的生产厂家的验收:根据“3.5通用备件要求”及“2.1 设备关键结构配置”要求验收不一致需有买卖双方同意变更的补充协议。
5.1.4 设备安全性的验收:根据设计图纸, 要求抽检安全装置全部设置有效。符合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准。
5.1.5 设备精度的验收:
5.1.5.1 根据制造厂的出厂检查成绩书抽检,要求抽检项目全部合格。
5.1.5.2 设备精度验收 :根据本协议“2.5设备精度要求”项要求验收。
5.1.5.3 加工对象及制品精度:满足“2.6加工对象及加工要求”项要求。
5.1.5.4 段取时间:满足“2.6加工对象及加工要求”项要求。
5.1.5.5 加工节拍:满足“2.7设备节拍要求”项要求。
5.1.5.6 设备基础管理验收:根据“3.3 设备基础管理要求”验收,要求检查项目全部合格,不合格项目 确认记录及明确整改日期。
5.1.5.7 使用《项目设备预验收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报告》和《投资项目合同预验收报告》。
5.2 设备最终验收:通过量产验收后,且设备正常运行三个月,进行设备的最终验收。
5.3 最终验收内容包括:本体的外观验收、设备附件及备品备件等的验收、设备安全性验收、设备基础管理的验收、设备加工能力验收等。
5.4 设备附件、备品备件等的验收:根据“2.3 设备附件及备品备件”(如有,没有则不进行该项验收)要求验收,不一致需有买卖双方同意变更的补充协议。
5.5 设备型号、外购件的生产厂家的验收:根据“3.5通用备件要求”及“2.1 设备关键结构配置”
要求验收不一致需有买卖双方同意变更的补充协议。
5.7 设备安全性的验收:根据设计图纸, 要求抽检安全装置全部设置有效。符合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准。
5.8 设备精度的验收:
5.8.1 根据制造厂的出厂检查成绩书抽检,要求抽检项目全部合格。
5.8.2 设备精度验收 :根据本协议“2.5设备精度要求”项验收。
5.8.3 设备基础管理验收:根据“3.3 设备基础管理要求”验收,要求检查项目全部合格。
5.9 加工能力的验收:
5.9.1 加工对象及制品精度:满足“2.5设备精度要求”项要求。
5.9.2 段取时间:满足“2.6设备段取要求”项要求。
5.9.3 加工节拍:满足“2.7设备节拍要求”项要求。
5.9.4 制造性及稳定性:满足“2.8设备稳定性要求”。
5.9.5 使用《项目设备终验收表》和《投资项目设备合同验收报告》。
6 其它约定事项
6.1 卖方在合同签定后15天内提供设备基础图、布局图、自动上料装置的进出口接口图、水、电、气等容量及接口位置图。
6.2 卖方在合同签定后10天内提供设备制造进度计划表。设备制造调试过程中,按制造进度计划表
每周反馈设备制造进度。
6.3 交货时间:按合同约定时间,按****点击查看工厂。
6.4 最终到货地、收货人:****点击查看工厂
6.5 设备安装调试要求:设备到厂后,买方通知厂家来厂进行安装调试,厂家在接到买方安装调试通知后****点击查看工厂,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买方确定设备并线安装时间后,卖方应在10天内完成单台机设备并线调试工作(以买方制定的安装调试计划起始日期计算)
6.6 最终验收服务时间: 2人8天,费用由卖方承担。
6.7 设备保修期:最终验收合格后一年。
6.8 设备制造及验收过程中,买方无偿提供:色板、测量仪(如有,双方明确后初验收前提供)。但使用完后必须归还。
6.9 未尽设备技术事宜,双方协商解决,但必须以书面方式确认。
6.10 本技术附件一式四份;买方三份,卖方一份,合同生效之日起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 乙方:(盖章) |
授权代表(签字): | 授权代表(签字): |
日期: 年 月 日 | 日期: 年 月 日 |
技术协议附件一:
《设备采购验收——基础管理方面验收内容》 | ||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1 | 设备内外5S要求 | 设备内部干净,外部无明显黑迹、油污。(顶部、外壳、底部) |
2 | 设备盖板、安全门完好 | 设备盖板/安全门齐全,无变形/错位,安装牢固(或密封严实)。 |
3 | 设备无漏水、漏油、漏气 | 设备下方地面无水、油痕迹,地面干爽。 |
设备上无渗/滴/积油、水及漏气现象。(规定部位除外) | ||
4 | 设备部件完好性 | 无残缺、破损、松动现象。 |
功能名称标识清晰。 | ||
5 | 设备管道及电线的走线规范、美观布置 | 管道须有标识(颜色、流向),不接触地面(接地易藏垃圾)。 |
软管走向整齐一致,入线槽中或困扎整齐,活动部位无干涉。 | ||
电线两端接线位须有线码。电线走向整齐一致,入线槽中或捆扎整齐,活动部位无干涉。 | ||
管道、电线走线贴着机身、墙体或架空地面,禁止空中搭线。(活动部分除外) | ||
6 | 设备松动现象消除 | 设备各结构各部位须刚性固定,除活动部位外。 |
规范固定感应器(螺纹紧固方式)。 | ||
7 | 电箱内部管理 | 除引出接线部分外,其余部分全部入线槽中,线槽完好。 |
电气元部件安装整齐、牢固,名称、代码标志清晰。 | ||
电箱内清洁、干爽,严禁放置任何杂物。 | ||
全部密封,如有温控采用空调或隔离式热交换方式,不采用风扇冷却方式。 | ||
8 | 设备油漆 | 按色板。(另附) |
备注:涉及可视化部分,则按《设备管理现场可视化标准》。 |
技术协议附件二:(纸面版应页面调整横向打印,保证字体大小能清晰阅读)
《设备管理现场可视化标准》 | |||||||||
序号 | 大类 | 小类 | 应达到的效果要求 | 实施办法 1、在表面上划 | 工具及其他相关要求 | 新设备验收附加说明 | 样板示意图 | ||
1 | 仪表类 | 机械表 | 1、 标识出该表的正常工作值或范围 。 2、 标识出该表的名称(作用)。 | 线,如单一值,在该数值处画一条线;如范围,则画扇形轮廓线。(所画线条具有永久性,在正常清洁擦拭时不能擦掉,除非使用特殊溶剂清除) 2、打印不干胶贴在表面下部中间,以不遮挡表盘单位为宜,内容为该表的名称 (作用)。 | 1、 画线用绿色油漆笔,如扇形轮廓,则以线条内侧空白区域代表正常范围;如单一值,****点击查看中心线表示正常值。 线宽以2mm-3mm之间为宜。 2、 黄色标识贴,尺寸建议 25mm*10mm或35mm*10mm;文字使用宋体,字体大小根据标识贴尺寸尽量最大。 3、 特殊情况:如一个表同时存在两个范围,绿色为大值范围,黄色为小值范围。 | 仅1个范围 | 2个范围 | 单一数值 | |
名称牌子用铝牌铆接,铆接 | | | | ||||||
2 | 电子表 | 在该表的正下方或正上方(优先选正下方)粘贴不干胶标识贴,标识内容为名称 +正常工作值。 | 黄色标识贴,尺寸建议 50mm*10mm;文字使用宋体,字体大小根据标识贴尺寸尽量最大。 | 位置为表的正上方(或正下 | 贴标示意图1 | ||||
1、 标识出该表的正常工作值或范围 。 1.2、标识出该表的名称 (作用) 。 | 方) | | |||||||
3 | 液位、流量、防松 | 液位 (或流量) | 1、 在液位计或流量计上画线,如单一值,在该数值处画一条绿色横线;如范围,则上限位和下限位处各画一条红色横线。 2、 在该液位计或流量计的右边或左边(优先选右边)粘贴不干胶标识贴,标识内容为名称 (上)+正常工作值(下)。 | 1、 画线分别用绿色、红色油漆笔;如单一值,****点击查看中心线表示正常值,如范围,则以两条红线内侧空白区域表示 正常范围。线宽以2mm-3mm之间为宜。 2、 黄色标识贴,尺寸建议 25mm*16mm,上下两栏高度同等;文字使用宋体,字体大小根据标识贴尺寸尽量最大。 | 单一数值 | 上、下限范围 | |||
1、 标识出该液位或流量的正常工作值或范围 。 2、 标识出该液位或流量的名称(作用)。 | 可视读数部位带刻度及上限、下限标识。 | | | ||||||
位置防松 | 在两个物体接触部位,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画一条连续的黄色直线,线粗大小一致,直线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 | 黄色油漆笔,划线宽度建议3mm 。 | 防松 | ||||||
4 | 针对影响设备安全、品质及故障的紧固部位,做防松判断标识。 | | |||||||
5 | 操作开关类 | 按钮、指示灯、旋钮 | 1、 已有标识的,保持原有即可。 2、 标识已丢失的,按原先的规格尺寸补齐。 3、 如无法按原先的规格尺寸操作的,按“旋钮 2”的方式补齐 。 | 按钮1 | 按钮2 | 指示灯1 | |||
每个操作按钮、指示灯、旋钮均有相应标识牌(能读出该部件的 | 新设备的验收标准按“旋钮 2”的方式,选用 1-1.5mm | | | | |||||
6 | 功能作用,如启 | 厚度铝材。(启动绿色,停 | 指示灯2 | 旋钮1 | 旋钮2 | ||||
动、复位、自动、手动等信息)。 | 止红色,复位黑 色) | | | | |||||
7 | 阀门 (球阀、轮式阀门、蝶阀、闸阀) | 1、 已有标识且能准确表达出“ 常开”、“调整 ”、“常闭”3 种状态的,保持原有即可。 2、 如有标识但未能表达出3种状态,或标识已丢失的,或无标识的,均按右边样板补齐。 | 颜色、形状按右边样板,字体用宋体,尺寸按现场实际空间而定。 | 常开 | 按需调整 | 常闭 | |||
阀门处标识出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态 。 | 新设备验收使用铝牌,宋体字。 | | | |
8 | 其他执行电气元器件 | 电磁阀 | 多个电磁阀一起安装的,集中贴标,单个安装的在阀体接线端线上捆绑。 | 新设备验采用铝牌收铆接方式,铆接在电磁阀安装位置一旁显眼处。 | 实物 | 集中式铆接方式 | 集中式粘贴方式 | ||
电磁阀安装位置的一旁,集中标识出它们的名称、作用和编号。 | | | | ||||||
9 | 电线(包感应器、行程开关等信号 | 电线上穿上线码,线码内容原则上与电气说明书上的编号保持一致。 | 接线部位线码1 | 接线部位线码2 | 感应器位线码 | ||||
电线两端接线位须有线码(包括感应头部位) | | | | ||||||
10 | 电机 | 在电机散热风扇防护罩上粘贴转向标识。(如防护罩上操作不了,可以贴在机身上) | 红色不干胶箭头,长与宽的比例建议4:1,尺寸按电机大小而定。 | 箭头式样 | 粘贴方式1 | 粘贴方式2 | |||
电机上应有转向标识。 | | | | ||||||
11 | 电箱内部电气元件 | 电箱内 PLC 组件、继电器、接触器、开关 | 1、 采用白色不干胶标识贴,粘贴在线槽盖板上与实物对应的位置上,内容为元件名称和编号,尺寸及字号根据实际空间而定,使用宋体。 2、 目前已有标识,但标识内容仅有编号,没有名称的可暂不做更换,后期损坏需重贴时,再按上面第1点要求实施。 | 编号原则上与说明书上保持一致,标识贴上编号在上方,名称在下方。 | 标识内容式样(编码和名称) | 标识粘贴位置式样2 | 标识粘贴位置式样3 | ||
每个电气元件均有作用名称和编号的标识。 | | | | ||||||
12 | 管道 | — — | 1、管道颜色: ①压缩空气管道涂成深兰色。 ②氮气管道涂刷成黑色。 ③消防管道涂刷成红色。 ④自来水管、冷却水管、循环水道涂刷成草绿色 。 ⑤可燃气管涂刷成黄色。(燃气的范围氧气、石油气、天然气) ⑥氩气管涂刷成中灰色。 ⑦二氧化碳管涂刷成银色。 ⑧蒸汽管**包银白色保温棉/涂刷成银白色。 ⑨冷冻机油油管选用304不锈钢本色。 2、箭头标识流向,名称和流向均采用不干胶贴 。 | 1、 箭头长与宽比例建议6:1,具体按实际管道大小而定,消防管使用黄色箭头,其他全部采用红色箭头。 2、 名称字体采用宋体,标识贴大小及字号根据管道大小而定,黄色不干胶贴,黑色字。 3、 其他规定:走线按横齐竖直原则,内部电线入线槽中或捆扎整齐,外部电线加保护套,走线贴着机身、墙体或如地面走线架空地面,禁止凌空搭线 。 | 箭头式样 | 箭头及名称粘贴式样(箭头颜色应为黄色) | |||
1、按国标,根据管道内流体将管道 | | | |||||||
外表涂成相应的颜色。 | 管道颜色式样 | ||||||||
2、管道上操作阀门附近处标识出流体的名称和流向。 | |
| 60 | 12 | |